原谅背叛

大多数正常的人在疼痛面前无法抵挡。

虽然从科学的角度已经被证实,在一般情況之下,疼痛是保护我们身体的一种机制。当我们的身体受到伤害时,疼痛的感觉会使我们因为感觉而本能地将身体移开,以避免我们的身体受到进一步的伤害,所以说疼痛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。虽然如此,但是疼痛所造成的不舒服感觉,却让许多人欲去之而后快,甚至有人是"痛不欲生",难怪英国著名的医师保罗班德说:"疼痛是上帝所恩赐,却没有人想要的礼物。"在《一九八四》中我们看到作者绝望地写道:"不管什么原因,你无法希望增加痛苦。对于痛苦,你只能有一个希望:那就是停止。天下没有比身体上的痛苦更难受的了。在痛苦面前,没有英雄,没有英雄。"在身体疼痛的压迫下,如果背叛能够让它停止,那么,我们选择背叛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。同样在《一九八四》中,曾经以为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将两个人的心分开,让对方背叛自己的两个人,从101室出来以后,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,"我出卖了你,"她若无其事地说。"我出卖了你,"他说。

以前看关于革/命英雄们的故事,都是在敌人的行刑室里视死如归,在刑场上谈笑自若,心里敬佩得五体投地;相反地,对于一看到刑具就大叫:"我投降"的叛徒打心眼里鄙视。有趣的是,在影视上表现出来的,几乎所有的叛徒背叛以后,发型就变成了标志性的五五开的分头。以至于小时侯,我们称呼中分的发型为"汉奸头"。现在明白,大多数从战争中走过来的无/产/阶/级/革/命家从来没有被捕入狱的经历,即使有过,那也是因为他们当时是没有任何利用价值的一群人。真正战胜了疼痛而保持立场不变的人也许有,这是被洗过脑的人们,我们不能把他们归为"大多数正常的人"。

诗歌的KUSO

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
我却用它来翻白眼

这两句改写自顾城的名作〈一代人〉。个人以为,这是我所看见过的,觉得最好的对诗句的改写。这种改写有个很高深的名字叫做KUSO,还有个很粗俗的名字叫做"恶搞"。比如最近流行的对梨花体的摹写。其实,这种方式早就有过,"床前明月光,李白推开窗,举头望天庭,低头砸了缸。""春眠不觉晓,处处蚊子咬。打上敌敌畏,不知死多少。"这样的变异版本也许大家早就见过。

无论哪一行都有高手和庸才之分。KUSO也不例外。来看看这个典故:

传说,乾隆时有一庸医,事故频出,常常贻误人命,因而找他看病的患者很少。纪晓岚为他写了两副对联,讽刺这位庸医不学无术。其一是:"不明财主弃;多故病人疏。"其二是:"新鬼烦冤旧鬼哭;他生未卜此生休。"
前者,把唐朝诗人孟浩然的著名《岁暮归南山》诗句"不才明主弃,多病故人疏"。更换了两个字的位置排列,并用了一个"财"的谐音字,就产生了另外的一种新意。后者集杜甫《兵车行》和李商隐《马嵬》两首诗中的句子,对仗工整,内容贴切实际,对庸医的讽刺堪称入木三分。

我们可以看到,高手KUSO的手段是不动声色。当然,无心插柳的瞎猫碰死耗子也是会发生的。以前读书的时候,有个同学背诵唐诗,一张口,来这么两句:飞流直下三千尺,不及汪伦送我情。

两种人

很小很小的时候,通过看电视,看学校组织的电影,看连环画,看故事书,我知道了人可以分为两种:好人和坏人。好人好得一塌糊涂,坏人坏得咬牙切齿。不过,尽管很小,我还是欣喜地看到,原来好人和坏人是相互转变的。好人可以变成十恶不赦的坏人,坏人可以变成百年一遇的好人。好人变坏的原因多种多样,比如受了刺激,或是为了某种利益等等;而坏人变好的理由大多是相同的一个:受到了感化。这正如托尔斯泰说的: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,不幸的 家庭各有各的不幸。长大了,学习了生物学以后知道,人其实更应该分为这样两种:活人和死人。由于年少无知的缘故,我一直以为活人和死人的转化是单向的,过程是不可逆的,即活人可以死,但死人却不能活,否则就是诈尸。连妙手回春的转世华佗们都不能起死回生,更别指望先拿红包再干活的白衣们。人们说,好死不如赖活,这充分说明大众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,所以对死亡如此害怕。活着如同坐上了没有回程的列车。正是由于无知,我在很长的时间里,都是怀着这样的想法的。但是后来证明我错了,有诗为证:

有的人活着,他已经死了。
有的人死了,他还活着;
——臧克家《有的人》

这可以从《神雕侠侣》中的林朝英和《天龙八部》中的萧远山、慕容博等人的故事中得到印证。不过,如果单纯从自然人的角度来分类,则对人的社会性是一种漠视。所以我们还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将人分为穷人、富人,佣人、主人,群众、公仆等等。

但是有人说,世界上其实有三种人:会数数的人和不会数数的人。确实有三种,这种人如同密码箱的夹层一样,处在两个极端的人群中间,甚至有机会在两端摇摆。比如"伪君子",在好人和坏人之间游弋,游刃有余。比如准罪犯说的狠话:"让你求生不得,求死不能",表明他有能力将一个人置于活人和死人的中间状态。再比如人妖。

大凡第一次见到我的人,心里都会想:"这小子tmd怎么这么瘦?"有人不单是心里想,还脱口而出:"你怎么这么瘦?你不吃饭的?"这说明大多数人对能够导致瘦的原因了解不深。人们一般认为,天天把饭吃饱的人就没有理由瘦成这样。但是营养学家会告诉我们,挑食厌食的习惯也可能会导致一个人变瘦。生物学家会告诉我们,基因的差异同样作用在人的肥瘦方面。心理学家会告诉我们,一个人长期的心里疾病的困扰,也会对身体带了很大程度的伤害,直接导致消瘦。这说明,看见一个人瘦得不成样子就猜测他不吃饭是多么片面的想法。

以前我遇见一个很瘦的人,我看见他,心里就想:"这小子tmd怎么这么瘦?",后来大家混熟了,我就直接问他了:"你小子是不是不吃饭的?"我这样问是有原因的,如果用骨瘦如柴来形容一个人普通的瘦,那么用皮包骨头形容他对他来说则是恭维,毕竟,柴是不用皮来包的。他瘦得如此惊天动地,惨绝人寰,人神共愤,祸国殃民,以至于我在他面前一直是甘拜下风,恭恭敬敬——谁叫他拥有如此完美、惊天地,动鬼神的瘦,谁叫我瘦不过人家呢。但是当他听到我笑他瘦的时候,眼睛一瞪,说,你tmd比我更瘦。

我黯然回到房间,拿出镜子来仔细打量自己,良久得出了一个结论:古人说,天外有天,人外有人,看来说的是真的。

Tagged story

渔鱼

古人说:授之以鱼,不如授之以渔(Give me a fish and I will eat today,Teach me to fish and I will eat for a lifetime)。这句话在我的脑海中呈现这样一副景象:一个渔夫在河里悠闲地打鱼,边工作边歌唱,十分惬意,当然收获也是十分的丰厚。岸边,一个快要饿死或者快要谗死的人眼巴巴地盯着那些活蹦乱跳的鲜鱼,口水争先恐后地流了下来。渔夫收工以后看到了这个陌生人,丢给他几条鱼,准备转身回家。这个时候,哲人出现了。这个多管闲事的人可能是孔子,也可能是耶和华,不过从"授之以鱼,不如授之以渔"中流露出来的"救人须救彻"的佛家的慈悲来看,这个人更可能是释迦牟尼。哲人说:"你给他几条鱼能干什么呢?能够让他吃一辈子吗?如果你教会了他捕鱼的方法,那么情况就不同了,将来这个人就因此不会饿着。这样罪就不会归到你的头上,而荣耀将加在你的身上"。从话里我们可以看出,这分明是耶和华的口吻。不过google告诉我,"授之以鱼,不如授之以渔"却是我们中国人的发明,任何一个中国人都可以理直气壮地说,这是老子说的。

不管这是谁说的话,但是长久以来,我一直以为授鱼是一种无偿的行为,即那些鱼送给人是免费的。所以哲人的话未免太过分,"我都白送了几条鱼给你吃,你还想要怎么样?"。不过我后来知道,那些鱼未必是免费送给人的。这个秘密藏在这个"授"字上。为了说明这个问题,我们试着举个例子。韩愈说:"师者,传道授业解惑也。"意思是,老师是给人"授业"的人。但是经验告诉我们,如果我们想要背着书包去学校里听老师们"传道授业解惑",首先要做的交一笔不菲的学费。如果不拿钱出来,那么老师们做的事就不是授业了,而是把你书包扔出教室,然后叫你滚出去。基于同样的理由,我们也可以认为渔人把鱼给人吃,不是一件赠与的高尚事情,而是一场商业活动。

这样我们是否理解了"授之以鱼,不如授之以渔"中的荒谬之处呢?商家将商品卖给顾客之后,你怎么能够要求他将其中含有商业机密的"方法"也和盘托出?
Tagged story

信不信

小学语文课堂上,老师在教反义词的知识时,告诉我们"相信"的反义词是"怀疑"。对此我表示怀疑。"相信"的对立面应该是"不信",而老师告诉我们的是,"怀疑"的意思是"不太相信"。显然,"怀疑"离"不信"还是有距离的。举个例子,对于鬼神,有这样一种普遍的说法:"信则有,不信则无"。(从大众的角度来说,这里的"信"应该是"相信"的意思,当然,如果从宗教的角度来解释,"信"做"信奉"解也无可厚非。)而不是说什么"信则有,疑则无",这部分说明了"怀疑"还不够资格和"相信"对抗。

不过,汉语中似乎还没有现成能够表达"不信"的词语,这从成语"半信半疑"中就可以看得出来。我实在是不能确切地理解"半疑"的意思。"疑"的本身就已经是打了折扣的"不信",加上个"半"字似乎是多此一举了。与此对应的是,英文中好像也没有能够斩钉截铁地表述"不信"的单词。"信"是 believe,"疑"是doubt,"不信"呢?只能用Does not believe来聊以塞责了。

现在我才知道,原来"不信"是存在的。它存在于《一九八四》中的新话中。unbelieve,在"相信"的前面加上一个否定的-un则万事大吉。由此可见,在能够引起思想的词语上一切皆有可能发生。

星空

依曼努尔·康德(1724--1804)告诉我们:

这个世界上只有两件事能让我们的心灵深深地震撼:
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;
一则是我们头顶上的灿烂星空!

恐怕康老先生过于乐观了,在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中,崇高的道德法则早已经失去了让心灵震撼的力量。正好相反,让人心灵震撼的恰恰是卑劣的人性。而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中,我们大多没有机会仰望头顶的灿烂星空了。还是让我们看一个笑话:

一天,福尔摩斯侦探和他的老搭档华生出去野餐,并把他们的帐篷扎在了一片星空之下。到了晚上,福尔摩斯叫醒华生,然后问他:"华生,看天上的星星,告诉我你能推断出什么。"华生说:"我看见成千上万的星星。如果有些星星有卫星,那么其中必然有些卫星象地球一样;如果有象地球这样的卫星,那么卫星上必然也有生命。"福尔摩斯回答到:"华生你这个白痴,我们的帐篷被人偷了。"

华生的回答没有任何哲学意味,所以这则"世界上最好笑的笑话"并不名副其实。我听说过这样一个更好的回答。华生说:"我看见成千上万的星星,从而想到人类在宇宙中是多么的渺小,是多么的微不足道。……"。
Tagged story

考试作弊

我一直认为,中国人是最聪明的种族,尤其是在官场中,我们的公仆表现出来的智慧总是出人意料。当然这样说并不是否认其他有智慧的人。有一些人的智慧是无师自通的,然而更多的人是有教师在传授才能得到。根据这样的理论,容易得到这样的一个结论,那就是教师应该比他的学生们智慧要高。管理教师的官员们应该比教师的智慧要高。只有这样才符合普通意义上的逻辑。不过也许有例外。


比如说考试作弊这个问题。谁都知道现在的学生们奉行的是不得不抄,能抄则抄,所以调查显示82.7%%大学生曾有作弊行为。虽然作弊猛于虎,但是学校似乎总是没有良策一筹莫展。不过现在有聪明的人想出办法来了。那就是“连坐”。具体的办法就是一人作弊全班成绩取消。这和很久以前我们的老祖先实施的统治手段是类似的。一人犯了事,要连累到其他无辜的人。所以有良心的人犯事以前不能不考虑激起众怒的后果;另外,因为有了被连累的可能性,所以其他的人不得不将眼睛睁大来发现有嫌疑的人,若谁要冒天下之大不韪蠢蠢欲动,那就不客气了,给他来个当头棒喝。新闻中说,这种一人作弊影响全班的惩罚机制引发了一些争议,有人认为此规定会连累一些无辜学生,对此,学校有关负责人称,这种惩罚规则,将极大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观念。从亲身经历来看,我个人觉得这最后一句话真是精辟,没有智慧的人几乎没有机会说这样的话。由于法制观念的增强,学生们大多明白这样一个道理,那就是法不责众。我在学校里也经历过全班集体作弊的壮烈场面,后来因为作弊的人太多,学校要处分也不好下手,最后只好是不了了之。所以集体作弊却是能“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班机观念”。不过学校领导的智慧实在是在我之上,所以他们还有其他的手段。比如学工部、教务部等相关部门将对无人监考考场进行不定时巡视。考场还将进行全程录像。尤其是全程录像,实在是构思精巧。这和超市里防贼是一样的道理。不过在超市里偷东西你的邻居还是不会被追究责任的。

从这个例子中,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。有些人自以为很聪明,所以他要拿你当作贼一样防卫,但是他又告诉你,我对你很放心。

2046/1

今年是公元2046年。我是一名小报编辑。


上世纪有人曾经这样说:我们只能了解30年的历史,过了这个期限,无论是以前还是以后,我们都无法把握,也无法理解。我觉得这句话很酷,因为它似乎告诉我们一个真理。但是这个真理是什么内容,我却无从察觉。这个人毕竟生活在30年前。不管是30年前,还是今天,人类都必须依靠劳动来获得食物和住所,所以要工作、上班。我也不能例外。我是一名小报编辑。而编辑这份工作对于我来说,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。你可以想像得出来的是,作为一个编辑,上班的时候是无须到处奔波的,所以免除了身体上的辛苦;再者,我的日常工作只是看看别人的稿件就可以,顺眼的留下来,不顺眼的当然是枪毙掉了,这样跟着感觉走的风格就叫做审美,同时也是不需要动脑筋思考的,这样就把精神上的疲劳也免除了。所以我说这份工作很合我的胃口,因为我本身很懒。

今年我24岁。24岁意味着这又是一个本命年。而本命年在老一代人口中代表着不吉利的意思。流年不利,所以我要小心。我非常小心,随身的公文包里携带着所有能帮助救命的物品。比如一枚银针,因为银针能够试出食物里是否含有毒药,这是我看小说知道的,所以说多看书还是有好处的。另外包里还放有创口贴,一把匕首,甚至一瓶杀虫剂。你总不能不防范那些对你产生危险的事物,即使是一只虫子。我小心翼翼,狠不得把自己也像那个著名的人一样,装在套子里。但是不行,这个城市的空气无比的炙热,何况,我还怕热,每一个胖子都怕热,不管是小胖子还是大胖子。我小心翼翼的另外一个表现是,说话的时候谨慎再三。这说明我知道祸从口出的道理。每一次和同事或者领导交谈的时候,我都要冥思苦想寻找合适的词汇来表达。这样的场景多了,大家都以为我得了口吃,或者是精神恍惚。以此来推断我将来是个怕老婆的人。实际上不是的,在沉默的空隙中,我的大脑飞速思考,竭力搜索所有合适表达的词语。如果你能钻进我的大脑看的话,就可以看到一台湿漉漉的马达在疯狂地运转,甚至能听见轰鸣的声音。这台机器产生的许多成果并非都是合格的,还需要舌头和嘴唇来把关。这样的情形在不了解原因的眼中看来,这个人就是口吃。其实他们不懂,这叫做审查。

现在我来说一下我工作的情况。毕竟这是我所有日常的举动中,唯一能赚钱的行为。我上班以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脑,虽然是用手机来遥控,但手机却是用指纹来开启的,所以这台电脑还是一部打卡机。这让我对它产生了抵触情绪。我当然不希望在一台打卡机上工作。但是没有办法,除了老板以外,所有的人都是这样。连清洁工的拖把都需要启动才能使用,何况是其他人。电脑启动以后,它无比聪明,把所有的投稿都自动送到桌面上来,除非你不用眼睛看显示屏,否则你无法回避。说老实话,其实这台电脑比我们所有的编辑加起来智商都要高,当然加上老板以后,它就敌不过了。因为它是老板用钱买来的,所以它就不能比老板聪明。有这么聪明的电脑,当然我们工作就非常轻松了,甚至可以边梦游边审稿。如果你在梦游的时候犯了错误,电脑就会提醒你:这里这样不太好吧。声音委婉而坚决,不能不让你觉得羞愧。老板把这些电脑从商场买回来的时候就说了,如果你们还没有这些方脑袋的家伙能干,你们应该觉得惭愧。但是我们不惭愧,惭愧就要主动申请辞职,这就很麻烦。我们工作的时候一般不会去梦游,所以我们基本上聚在一起聊天打牌。旁边几台电脑在呼呼地运行,碰到难题,几台电脑甚至和要低声讨论一下。当然声音没有我们打牌那么响亮,否则就调成静音,让那些方脑袋的家伙变成哑巴。
Tagged story

智慧的故事

有这样一个故事,是关于智慧的:

从前,所有的智慧都掌握在一个人手里,因此他非常容易就成为了大家的主宰,我们姑且称他为国王吧。这个国王是一个极端小气的人,不愿意和别人分享他的智慧。同时也是一个胆子非常小的人。因此,他就很害怕在他睡着以后,别人来把他的智慧偷走。要知道,如果一个人能控制某些东西,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些东西是他自己个人的,这种类型的东西有很多,比如故事中的智慧,比如权力。所以他绞尽脑汁想把所有的智慧藏起来,不让他人找到,这样就没有人可以把智慧从他手中夺走,也就不再会有人比他更有智慧了。这样想好了以后,国王找了一个陶罐子把所有的智慧装在了里面,然后封了盖子。剩下的事情就是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来埋藏这个罐子了。我们说过,这是一个有智慧的人,是一个王国中唯一有智慧的人,所以也只有他能够思考。他想了许久,觉得还是树上比较安全,当然,埋在泥土里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,但是国王总是觉得放在树上更安全。众所周知,有智慧的人思考的方式和其他人是不同的,我们只能原谅他们。

国王来到一棵很大的树下,把陶罐绑在身上,开始爬树。要知道,所有的智慧加起来也是有很多分量的,所以罐子就显得有点沉重。不幸的是,国王把罐子绑在身下了,这样对进行爬树的动作来说就会带来许多障碍。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罐子绑在背后。另外众所周知的是,有智慧的人做事的方式也和其他人是不同的,我们也只能原谅他们。

这个时候,恰好有一个牧童从树下走过,看到这个情景于是哈哈大笑。这个情景是这样的:一个大胖子,大肚子下面绑着一个大罐子在吃力地爬树。牧童觉得滑稽,于是笑了起来。这件事情告诉我们:有智慧的人做的事情即使在孩子眼中看来,也是非常可笑的。笑过之后,这个牧童就告诉国王,把罐子绑在背后就会方便许多。这让国王大吃一惊。因为牧童说的话明显含有某些智慧的意味,而国王却一直以为所有的智慧都装在他身下的那个陶罐里了。国王吃惊的结果是,他从树上掉了下来。这倒不怎么让人吃惊,要知道,在爬树的时候,听到吃惊的事情你也会掉下来的。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,国王使用的罐子并非是不锈钢做成的,只是用陶土烧制的,所以坚固有限。于是这个罐子也摔破了。我在这里说"也"是因为国王自己也摔破了。罐子里的智慧没有了约束,就满天飞舞。从此再也不受国王的掌握了。

这个故事的结局是这样的:大家从此以后就有了自己的智慧了。

这样的故事其实还有很多,但是我不想讲。因为讲出来对人没有好处。我只是知道,用可以打破的罐子把人民需要的东西装在里面是不可取的。
Tagged story

五面埋伏

有个朋友是学影视的,对老谋子的作品崇拜得五体投地,这其中当然包括他的《十面埋伏》。执意要拉我去欣赏,并且严肃地说,不看可能会后悔,看了也会后悔相遇恨晚。众所周知,这是一部老掉牙的影片。他之所以要重新翻出来观看,纯粹是为了再一次对伟大的作品致敬。而我却没有看过这部影片,这说明我是一个跟潮流距离非常远的人。朋友的这次邀请算是一场于事无补的补课,当然,还是要感谢他的苦心。

可惜,他的碟子闲置了太长时间,已经部分失效了。在放映机里能读取的只有剩下的下半部。所以我观看的只能算是“五面埋伏”。看完后,真的觉得后悔了:不应该看。

影片从竹林打斗开始。好象大片喜欢用竹林的场面,比如以前的藏龙卧虎,也是人在竹子上飞来飞去。这个镜头也是如此,当然比发哥调戏小姑娘那样的力度要凶狠许多,显得非常暴力。可惜,我觉得它甚至比不过以前一部武打片《流星蝴蝶剑》。同样是竹林,同样是追杀,同样的竹子遭殃。一枚飞速的竹箭穿进竹子里,根据动量守恒的原理,竹子至少应该晃动一下,表示受力。但是在埋伏里,竹子们岿然不动,无动于衷。一次是意外,两次可能就是习惯了。

当然,这样说是有和朋友抬杠的意思,借此打击他的膜拜。然而,真的觉得剧中人物的对白不对倒是很白。老谋子自己充当编剧,所以人物说的全是半白不文的现代汉语,刘得华因为是港台明星的缘故,所以要讲自己的语言。他说:我的心只有你最知道。其他人因为不是大歌星,就不这么说话,他们问话说的是为何为何。简洁着呢。

现在来说剧情。刘饰演的还是无间道那样的卧底角色。所以和大姐是一伙的,所以假大姐要挥刀砍断绑他的绳子。演到后面,章子怡依葫芦画瓢,也是挥刀斩绳子,释放她的情郎。这验证了一个真理:英雄和美人是一伙的。因为金城武比较帅,所以美女给他松绑,还要献身。这提醒人们,做卧底的下场就是情人要背叛自己。还有动静结合的场景。金打马飞奔,章伫立不动;金勒马等待,章飞身上马去追。这一段告诉我们,美女想问题一般要花很多时间,所以一般要停下来等她们想清楚。可惜半路被反派角色劫杀。2>1,所以两把刀比一把刀的威力要大,如果这一把刀是小李飞刀就能例外,当然小妹飞刀不行。剧情到最后,就是不明白为什么章总是死不掉呢?

用以上文字告诉自己,因为外行,所以热闹。
Tagged movie

堵车

一向以为堵车是大城市的灾难,没有想到我在身处的小城镇也遭遇了这样的事情。早上起来,就听见楼下有许多车喇叭声,觉得很奇怪,怎么居民区变成公路了?往下一看,原来堵车了。我们知道,走捷径能够节省许多的时间和汽油;问题是,大家都知道了这样一个道理,所以走捷径的人也不少,人们都像赶鸭子一样赶了过来。不幸成为捷径的居民区就这样堵上车了。

我从容地洗漱完毕,然后踱到楼下,找到一辆要乘坐的公交车,找了个座位坐了下来,然后拿出手机开始打游戏。我知道前面的车龙还长着呢,要想等到开动,还需要一段时间。果不其然,经过漫长的等待后,从队伍的前面传来噩耗,因为这条捷径严重影响了正常的交通,所以交管部门不允许通行了。没有办法,公交车只能掉头从另外一条路走回去,然后转到大道上去。我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南辕北辙,倒行逆施了。

大道作为堵车的根据地,情况当然更加不容乐观。车流好象得了便秘一样,蠕动几乎是原地踏步。司机索性把车门打开,跳下去蹲在路旁边抽烟。与此同时,我打的游戏正在势如破竹地闯关成功。这样鲜明的对比让人感觉无所适从。梦总有惊醒的时候,噩梦也不例外。等到终于到站了,才发现本来只要十几分钟的路程,足足走满了两个小时。
Tagged story

王小波(2)

王小波是我的初中同学,我们还是同桌。老师把我们安排在一张桌子上,并不是因为我们都瘦,而是我们有互补的可能性。这是我一转头想到的。我们的背后坐着两个女生,一个漂亮,另外一个本着互补的原则,所以就不漂亮。我由此就猜出了老师的不良居心是什么了。为了省事。写到这里,王小波已经不重要了,他的重要性在女生面前没有办法体现。那时大家都纯洁得如同一本崭新的《诗经》一样。个个思无邪。我们的座位靠近窗台,清晨早读的时候,阳光就从窗户里斜射进来。那个不漂亮的女生(我已经忘记了她的名字,不漂亮的人名字也不好听。否则就是“盛名之下,其实难副”了),戴着耳机听流行歌曲,满脸的陶醉。当然,这种表情从旁观者看来,完全是视死如归的样子,因为老师就背着手在教室外的走廊里晃悠。她把生死置之度外,所以我们很佩服,于是希望老师跑进来教训她,演一场好戏给我们看。但是老师好象鸵鸟一样怕冷,在外面晒太阳不肯走过来,这让我们很失望,觉得老师丢掉了尊严,也让我们失去了一次看戏的机会。也许太专注了,她还得意地哼了起来。这就是变本加厉的作风。让我们更加恼火。所以我回过头去,准备履行被压迫者的义务斥责她。

那是一个冬天的早晨。在故乡,冬天晚上的月亮都出奇地大和明亮,使人怀疑这是它最后一次亮相,所以格外卖力。北风也呼呼地穿过树顶和屋脊,好象要把所有的房子吹倒。第二天早晨则照例晴朗,而学校也没有倒掉。因此还是要爬起来早读。在冬天的早晨不能呆在被窝里,就是被压迫了的明证。所以当我听见有人在我背后哼着我听不懂的小曲,更是火上浇油。这样说好象全无道理,幸好可以用“祸不单行”这个词语略微阐述一下。于是我把脑袋做了一次定点旋转,当然幅度不大。这时,阳光恰好从外面照射进来,从她的脸庞掠过,在我的视网膜上成像。我的瞳孔里映射出的是一副动人景象。这么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女子在阳光中,旁若无人地欣赏自己的音乐,而冬日微暖的阳光正打在她的脸上,肩膀和披散的发梢上。眼眉低垂,神情安详纯洁。所以我没有说一句话就把头转回来了。这是脑袋做过的一次无用功。

王小波在读高中的时候,和我在一间学校。所以就不是同学了,而是校友。但是他选读了文科。我非常怀疑他读文科的动机不纯。如果是出于对文学或者其他艺术的喜爱,或者出于对化学或者其他理科的厌恶,这都是美好的理由。我只是怀疑他听了别人的流言。因为有妖言惑众,说读理科的女生大多其貌不扬。好象窈窕淑女都跑去读了文科。但是我没有求证。

王小波还是和我同学的时候,每次返校,都骑着一辆很小的自行车。那辆自行车好象是一辆雄性自行车和一辆雌性自行车结合的产物。总之是小,你从很远的地方看,都看不到车轮。你只能看到王小波以一种坐姿前进,还以为这是最新的走路方法呢。
Tagged story